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甘蔗低溫白斑病 (Banded or Cold Chlorsis)

甘蔗低溫白斑病 (Banded or Cold Chlorsis)
    本病於1924年在火奴魯魯(Honolulu),或按照華人習慣稱為檀香山,為美國夏威夷州最大的城市暨首府。舉行第一屆國際糖協時,當時古巴、夏威夷、澳洲及路易西安那等國之植病學者均提出報告,在台灣發生於每年低溫期,尤以中部為多。

病徵:
   發生初春或晚春,因夜間氣溫降至16以下時,甘蔗心部尚未抽出之葉片,突受低溫所襲,導致內部組織受傷,不能正常形成葉綠素,待葉片抽出後,在該部(心部葉環包圍處)出現白斑,呈狹長(5-10 cm)或帶狀,橫蓋葉片,遠望狀似白蝶,分列中肋兩側(1,2)。

1.低溫白斑病病徵

2.低溫白斑病近照

參考文獻:
糖業手冊。1952。第二篇 糖業農務。第八章  甘蔗病害。台灣糖業公司台灣手册編輯委員會編。台北市,台灣,第553-554頁。
孫守恭(2004)非寄生性病害。植物病理學通論,再版。藝軒圖書出版社,台北,台灣,第43-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