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藷縮芽病
學名:Elsinoe batatas (Saw.) Viegas et Jenkins.
英名:Scab; Bud atrophy.
![]() |
圖1.甘藷縮芽病葉部病徵 |
![]() |
圖2.甘藷縮芽病蔓部病徵 |
防治方法:
1.選植抗病品種,台南45號、台南14號、台農新31號等。
2.自無病苗圃採苗繁殖。
3.多施鉀肥,以當地標準肥量,每公頃增加0.5-1.5倍,以減罹病損害之程度。
![]() |
圖1.甘藷縮芽病葉部病徵 |
![]() |
圖2.甘藷縮芽病蔓部病徵 |
![]() |
圖一、稻田受褐飛蝨危害造成蝨燒
防治方法:
1.
種植抗蟲品種。
2. 藥劑防治可參照農委會藥毒所植保手冊推薦用藥http://www.tactri.gov.tw/htdocs/ppmtable/rii-07.pdf
參考資料:
鄭清煥。褐飛蝨。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
|
防治藥劑
|
稀釋倍數
|
作用機制代號
|
安全採收期(天)
|
70%甲基多保淨可濕性粉劑
|
1000倍
|
B1
|
6
|
23.6%百克敏乳劑
|
3000 倍
|
C3
|
12
|
50%三氟敏水分散性粒劑
|
4000倍
|
C3
|
18
|
23%亞托敏水懸劑
|
2000 倍
|
C3
|
12
|
80%免得爛水分散性粒劑
|
500倍
|
M3
|
21
|
40%克熱淨可濕性粉劑
|
1500 倍
|
M7
|
12
|
25.9%得克利水基乳劑
|
1500 倍
|
G1
|
6
|
![]() |
圖一、胡瓜被害組織上覆有白色黴狀物 |
![]() |
圖二、白色的菌絲會特化成黑色大小不一之鼠糞狀菌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