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胡瓜菌核病


菌核病屬土壤傳播性真菌病害,喜好低溫高濕環境。該病害在冬季濕冷季節時常出現於某些蔬菜類葉片、瓜果或莖部組織,其病徵會產生水浸狀軟腐病斑,當濕度高時被害組織上覆有白色黴狀物,像似疫病(圖一)而容易誤判,導致農友僅噴施防治疫病的藥劑,因而延誤防治菌核病之最佳適期,造成嚴重的損失。菌核病病徵在不同作物上表現不大相同,可危害作物葉、莖、根冠部、果實(),造成根腐、莖腐、頸腐、苗枯等病徵。白色的菌絲會特化成黑色大小不一之鼠糞狀(圖二)菌核。此病原可藉由菌核在土壤中殘存至下一季。患病部有無菌核的產生為分辨菌核病或疫病之重要依據
圖一、胡瓜被害組織上覆有白色黴狀物
圖二、白色的菌絲會特化成黑色大小不一之鼠糞狀菌核
本病在台灣多發生於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間。寄主範圍相當廣泛,常見的農作物有: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藍(1)、包心白菜、花椰菜、青花菜,還有萵苣、芹菜、甜椒、辣椒、豆類蔬菜、胡蘿蔔、番茄、胡瓜等蔬菜,禾本科作物則較少受害。

防治方法:
1.     選植抗病品種。
2.     選擇排水良好的田區或築高畦種植農作物。
3.     調整耕作期和作物行間距離或匍伏式改直立式栽培。
4.     瓜果類作物以直立式棚架栽培,且畦面覆蓋黑色塑膠布,避免果實與土 壤接觸而感染病原菌。
5.     目前無推薦化學防治藥劑,可參考植保手冊推薦瓜菜類50%撲滅寧WP稀釋2,000倍、或75%四氯異苯腈WP 稀釋500-700倍;果菜類可參考75%四氯異苯腈WP 稀釋500-700倍防治。
6.     保持田間衛生,病果、葉及病莖帶離田間。

參考文獻
1.林信山。1976。甘藍菌核病之研究。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45-54

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談黑煙(氰氮化鈣)在植物病害防治上之應用


黑煙(氰氮化鈣)在植物病害防治上之應用

一、使用量
一般農地平均一分地用量60-100公斤,與土壤混合後淹水7-10天過後才能種植植物 (也不能下田) 更不能用手觸摸因為氰氮化鈣是有毒性的需經過7-10天後才會慢慢分解,且轉換成氮肥與鈣肥。同時土壤也完成殺菌(但其缺點是好壞菌通殺)必須再加好菌。氰氨化鈣(Calcium cyanamide),別稱石灰氮,微溶於水,用氮氣處理電石粉進行氮化反應製取,遇水時形成氨基氰,能使植物葉子脫落,可製成脫葉劑和除草劑。亦可作為肥料,適用於酸性土壤改良。

二、具肥料的效果:
(1).氰氮化鈣含氮肥 (N) 20%,施用後可在作物生長初期供應充足的氮肥,可防止植株發育遲緩,同時減少其他氮肥的使用量。
(2).氰氮化鈣富含鈣肥 (Ca) 55%,施用後可供應充足的鈣素,避免缺鈣的現象發生,並且幫助植物細胞壁發育健全,促使葉片肥厚、枝條成熟,進而增加作物對病蟲害的抵抗力。

三、具殺蟲、殺菌的效果:
氰氮化鈣內含氰胺 (CaCN2) 55%,分解初期會產生氰胺(Cyanamide),此時氰胺具有毒性,其半數致死量LD50 >10,000mg/kg比食鹽的其半數致死量低。
對於地下害蟲(線蟲、介殼蟲)亦有良好的殺蟲效果。另外對於存在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青枯病菌、軟腐病菌、根瘤病、白絹病菌、桐枯病菌、根腐病菌Fusarium spp.、白紋羽病菌菌Rosellinia necatrix Prill) 均具有殺菌效果。

四、土壤改良的效果:
因氰氮化鈣含鹼度55%,是一種鹼性肥料,可以改善土壤因為長期施用化學肥料所導致的酸化現象,幫助土壤釋放固定的營養元素,並且能加速腐熟殘留在土壤中的植物根、莖、葉等殘渣,轉化成為有機質,進而達到改良土壤的理化性。

五、使用時機與注意事項:
1.空地:整地時。
2.果樹類:採收後休眠期。
3.使用氰氮化鈣(黑煙、黑肥)當天不可飲酒,且須使用手套及口罩。
4.使用後請立刻灑水灌溉,效果會更好。


六、參考文獻
1.吳正宗。認識化學肥料。第27頁。醯銨態氮肥 (氰氨基化鈣)。國立中興大學 土壤環境科學系。pp. 24-62.
2.羅朝村、林益昇。1989。氰氮化鈣防治豌豆萎凋病之機制。中華農業研究 38: 365-373

                                           植物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