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作鼠害防治藥劑之探討
一、 前言
台灣地區氣候溫和,作物種類繁雜且終年不斷,對田間鼠類而言則是可供棲息隱匿的處所隨處皆是,且糧食不虞匱乏。因環境適宜,田間各種鼠類不但生殖潛能高,且全年皆可生殖,據1960年代的估算,田間鼠類的數量估計高達4000萬隻以上,對各種農作造成極大的為害,每年所造成糧食損失高達28萬噸,蔗園中4.6%蔗莖為鼠類所嚙咬而倒伏(9)。田間常見的鼠類有:鬼鼠(Bandicota indica)、小黃腹鼠(Rattus losea)、赤背條鼠(Apodemus agrarius),住家區常見的溝鼠(Rattus norvegicus)、屋頂鼠(Rattus rattus ), 及新入侵的緬甸小鼠( Rattus exulans)最為常見(11)。蔗園中鼠類之組成,因地區不同而有差別,一般以田鼷鼠之密度最高,其次為小黃腹鼠與鬼鼠,再次為赤背條鼠,而以溝鼠之密度最低(1)。其中以鬼鼠與小黃腹鼠(大卵哥仔)對甘蔗之為害最烈。
二、鼠害防治方法
鼠害防治的方法有多種,包括使用各式捕鼠器械或電網之物理防治法及使用燻蒸劑、不育劑或殺鼠劑等化學防治法。目前臺灣地區各階段的滅鼠工作皆以施用化學殺鼠劑為主要防治法,其間所使用的殺鼠藥劑也歷經磷劑、急性殺鼠劑、各種抗凝血性殺鼠劑之演替(9)。
三、防治藥劑之劑型
目前防除野鼠用藥可分為慢性殺鼠劑(抗凝血劑)及急性殺鼠劑(磷化鋅、紅海蔥)兩種。
除於1972-1980期間以磷化鋅餌劑輔以殺鼠靈餌劑防治田間野鼠外,自臺糖公司於1951年引入抗凝血性殺鼠劑殺鼠靈,1954年全面推廣於蔗園中使用以來,臺灣地區所使用的殺鼠劑皆為抗凝血性殺鼠劑(10)。
剋滅鼠、得伐鼠、可伐鼠與殺鼠靈同屬第一代抗凝血性殺鼠劑,藥效類似,雖登記於田間鼠類防除之用,但於歷年的田間鼠害防除計畫中並未被採用(8)。殺鼠靈,經二十多年的使用後,不可避免的亦產生了抗藥性的問題(4)。
為解決此等的抗藥性問題,陸續引入第二代新抗凝血性殺鼠劑,可滅鼠、撲滅鼠、伏滅鼠及達滅鼠,分別於1979、1982、1988及1997年取得本國農藥登記。
(1) 0.0025%達滅鼠(Difethialone)雖亦取得上巿登記,但因對赤背條鼠及鬼鼠的藥效較差,當時農林廳推薦使用量為每公頃使用0.0025%餌劑2公斤,用量為可滅鼠0.005%餌劑及伏滅鼠0.005%餌劑的2倍,造成此藥劑在臺灣雖然曾登記上巿,但未曾有使用於防除田間鼠類之記錄(8)。
(2) 0.005%撲滅鼠(Bromadiolone)於1983年取得上巿登記,1984年於雲、嘉、南等縣選定5鄉鎮的一般耕地試用,試驗結果良好。但此藥劑對鬼鼠的效果不佳,臺灣區滅鼠工作小組檢討後,做出「於鬼鼠密度較高地區,如公共地、蔗作栽培較多鄉鎮等,以選用可滅鼠較為有效」之決議,臺糖公司亦不推廣於蔗園中使用。故1985年起僅有部份縣巿使用於一般耕地的鼠害防治工作(8)。
(3) 0.005%伏滅鼠(flocoumafen)於1988年取得上巿登記後,經過二年的試用,自1991起即成為各縣巿政府採購田間鼠害防治藥劑的首選。伏滅鼠並未使用於本省糧食倉庫鼠害之防除,但在糧倉食庫中的家鼷鼠對撲滅鼠及伏滅鼠卻有交互抗性(6)。自1995年起各縣巿政府及糧食局不再採用撲滅鼠做為田間及糧食倉庫鼠類防除用藥劑(8),而僅使用可滅鼠及伏滅鼠二種殺鼠餌劑(9)。
(4) 0.005%可滅鼠(Brodifacoum)1976年Redfern報導,Sorex 公司介紹,其效力為抑制Vitamin K 依賴過程合成凝結因數II、VII、IX及X的抑制為間接的抗凝血性殺鼠劑,具緩效性與速效性的優點,對野鼠無嫌忌或拒食現象,只需食用少量即可致死,在食毒餌一次可在5-10天即死亡。
四、植物性天然藥劑
盧(2004)利用植物性天然素材所製成之餌劑於室內進行試驗結果顯示Rode-trol(R) 餌劑對本省田間鼠類具有良的效果,且應用其作用機制不同於抗凝血劑,可解決鼠類對抗凝血劑抗藥性的問題。若應用於田間作物之鼠類防除時,鼠隻需連續取食才能達到致死效果,則要配合持續性餌站的設置,並考量補充新鮮餌料所需的人力成本(9)。
五、鼠害防治時機
Ramsey and Wilson (2000)提出當鼠隻數量達到防治閥值時,田間鼠隻已達一定數量,造成相當程度的為害,當棲群密度繼續升高至高峰時,田間資源不足以支撐時,鼠隻數量自然逐漸下降。若於鼠隻為害高峰期進行防治,縱始鼠隻防除率達80%,所得效益與未進行防治者相差無幾;但於棲群密度剛達防治閥值時立即進防治,可收到極佳的防治效益。但若未即時發現鼠類的為害,或防治工作延遲一月,鼠隻數量將快速的達到高峰,縱使鼠隻防除率達80%,防治效益將與前述情形一樣不彰。除非於棲群密度在達到防治閥值前一個月,此時棲群密度尚低時,即進行預防性的防治工作,否則防治工作是無法達到滿意之經濟效益(19)。
本省耕地多為小面積栽培,一般可耕地經常進行翻耕、整地、灌溉、採收等作業,除高莖作物如甘蔗及覆蓋性較大的甘藷、落花生等作物外,鼠類侵入耕地內棲息的機會較少。即使侵入了也很難長期棲息其中,大都以耕地四週的農路、田埂、河川堤岸、墓地等為主要棲息與繁殖場所,等作物成熟將採收時再侵入農地中進行為害。田間鼠類的數量受到耕作行為,除草、灌溉經常變動,鼠隻更因作物收成、輪作等因素而在不同田地及棲息地地間遷移(5)。近年來由於節能減碳之政策致使平地造林以與休耕地均成為鼠隻棲息與繁殖場所,因此除了主作物基地為防治重點外,鄰近之溝渠土堤、河川堤岸、墓地、平地造林地及休耕地....等亦為投餌防治重點之一。
六、投餌策略
為有效防治農作區鼠害,許多專家學者曾提出各種施放殺鼠毒餌的方式,如持續性佈餌(18)、飽和性佈餌(17)、間歇式佈餌(13)、穿田式佈餌(16)、設置毒餌站(20)及圍田式佈餌(14)。
Dubock (1982)檢視許多在農作區以間歇式佈餌法使用可滅鼠餌的鼠害防治試驗,發現每處佈餌點使用5-15克餌劑,每公頃使用1-3 kg,每隔7天補充施放餌劑一次,可得到最高防治效益。無論在勞力或在餌劑用量上,二者分別可節省50%及70%的支出(13)。
間歇式佈餌法並不適用於使用急性殺鼠劑,因為鼠隻若僅劑量不足,不但會死亡,將產生對餌劑的忌食性,縱使再次施放餌劑,亦不會前往取食。在使用急性殺劑時則應使用飽和性佈餌法,以確保在第一次施用餌劑時,所有的鼠隻皆有接觸餌劑及取食充份致死劑量的機會(13)。
持續性佈餌、飽和性佈餌或間歇式佈餌的不同,僅是餌劑施放的時間點上,是持續性或間歇性的不同,選用何者,決定於所使用的殺鼠劑。田間使用殺鼠餌劑時,因施餌地點的不同,又可分為全面佈餌、穿田式佈餌及圍田式佈餌三種法,選擇的參考因素則為防治計畫的目標為保護或防除。
七、取食喜好性
Brook and Bowerman (1973) 為比較溝鼠對食餌的喜好性,特針對15 種穀物進行喜好性試驗,其捕自垃圾場的鼠隻最喜取食者依序為米、高梁、粟、大麥;捕自養雞場的鼠隻則依序喜好取食粟、米、落花生、大麥(12)。Meehan (1984)則認為溝鼠較喜取食小麥、玉米、米,不喜好扁豆、豌豆和粟(15)。
在臺灣,如鬼鼠、小黃腹鼠、溝鼠及田鼷鼠等野外活動的鼠類 對糙米的喜食性程度大於大麥片、小麥、高梁、花生、豌豆、黃豆
等穀類食物(2);對蓬萊米的喜好性大於對秈稻米的喜好性(3),顯示不 同地區的鼠隻所喜好取食的穀類亦不盡相同。為符合鼠隻對餌料的喜好性,各地用於製造殺鼠餌劑之基質亦有所差異。
為提高鼠類對餌劑的喜好性及取食性,盧(2001)曾將落花生、蕃茄、洋香瓜、甘藷萃取汁液,以2 %的量拌入糙米後,皆可提高鬼鼠、小黃腹鼠及田鼷鼠(Mus formosanus)對餌料的取食率,但再與石蠟混拌製成蠟米餌劑後,作物萃取汁液提高取食率之作用會為石蠟所抵消(7)。近年來 ,農民與台糖農場分擔員經常反應於田間或農場設置0.005%伏滅鼠毒餌站時,野鼠對蠟米餌劑的取食率不 佳,其原因可能為石蠟將餌料的氣味遮蔽所致。
八、結論與建議
現今登記於田間鼠類防除的殺鼠劑皆為抗凝血性殺鼠劑,但因田間鼠類對抗凝血性殺鼠劑不斷的產生抗藥性,目前僅使用0.005%可滅鼠與0.005%伏滅鼠二種殺鼠餌劑(9)。0.005%伏滅鼠餌劑主要以70%穀物(主要為糙米或飼料米)及30% 蠟製成,於田間使用時發現鼠隻對蠟米餌劑的取食率不 率不 佳,其原因可能為石蠟將餌料的氣味遮蔽所致(7,9)。因此日後在鼠餌採購上應避免採購由蠟米所製成之毒餌劑,為避免產生抗藥性,應輪替使用其他殺鼠劑,以提高鼠隻對餌劑之取食率。
就防治觀點而言,應採行全面飽和性佈餌或於人力及經費許可時於重點之地區以設置毒餌站的方式,施行全面持續性佈餌,每公頃設置15-20個毒餌站,每站放飼毒餌10-20公克。鼠隻密度較高地區酌量增加餌劑用量。以取代任意投放毒餌的措施,有效控制田間鼠害。
若逢成蔗甘蔗採收期(12月-翌年3月),當成蔗蔗園旁之耕區若有已經完成最終培土之春植蔗或秋植蔗蔗園時應於成蔗採收時就展開毒餌之釋放,以供危害成蔗蔗園之鼠隻於採收時逃離至幼蔗蔗園之食物來源,釋放點應擴及至蔗園排水溝、水利會溝渠土堤及環保林道旁之新鼠穴。若屬晚植之秋蔗應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以完成最終培土之蔗園,由農場分擔員經常巡視蔗園有無新的鼠穴或鼠隻危害狀,若經發現,應馬上立即投予毒餌,並經常檢視鼠隻有無取食,當餌劑不足時應立即補充,才能發揮有效防治效益。
九、參考文獻
1.王博優。1977。糖研究研究彙報75:21-28。
2.王博優、陳瑞圖。1997。鼠類對穀類食物之喜食程度。台灣糖業研究所究彙報158:31-44。
3.王博優、陳瑞圖。1999。餌料品質對鼠類喜食性之影響。台灣糖業研究所究彙報164:31-39。
4.古德業、宣永康。1976。鼠類對臘與米混合餌塊之接受性試驗。台
灣農業 12(4):1-13 。
5.陳彥君、歐保羅。1987。嘉義地區月鼠與赤背條鼠族群動態之研究。
東海學報 28:683-698。
6.盧高宏。1993。家鼷鼠(Mus musculus castaneus)對四種抗凝血性殺
鼠劑之感受性評估。植物保護學會會刊35:205-210。
7.盧高宏。2001。殺鼠餌劑配方研發與改進。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民國九十年 度報,第22 頁。費雯綺編。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印。臺中。
8.盧高宏、古德業、王順成。2003。臺灣地區田間鼠害防治之沿革。植物保護學會特刋新五號(植物保護管理永續發展研討會專刋):323-338。
9.盧高宏。2004。鼠害防治技術之研發及展望。鼠類危害及防除技術研討會專刊:25-38。
10.盧高宏。2004。作物鼠害防治策略。國際植物健康管理研討會專集: 259-276。
11.盧高宏、楊培勳、趙國泉、劉淑萱。2006。新型麻糬式殺鼠餌劑之研發。植保會刊48:1-8。
12.Brooks, J. E., and Browerman, A. M.1973. Preferences of wild Norway rats for grain, seeds and legumes. Pest Control 41: 13, 16, 18, 36, 38, 39.
13.Dubock, A. C. 1982. Pulsed baiting – a new technique for high potency, slow acting rodenticide. P. 123-136. In: Proc. 10th Vert. Pest Conf. Univ. California, Davis, U.S.A.
14.Kay, B. J., L.E. Twigg and H. I. Nichol. 1994. The strategic use of rodenticides against house micw (Mus domesticus) prior to crop invasion. Wildlife Research 21:11-19.
15.Meehan, A. P. 1984. Rats and mice. The Rentokil Library, Felcourt, East Grinstead, W. Sussex, U. K. 383 p.
16.Mutze, G. J. 1989. Effectiveness of strychnine bait trails for poisoning of micw in cereal crops. Aust. Wildl. Res. 16:459-465.
17.Myllymaki, A. 1984. Efficacy of a number of toxic baits and baiting against the voles Mirotus agrestis and Arvicola terrestris. p. 38-46. In:J. P. Clark (ed.). Proc. 11th Vert. Pest Conf. Univ. California, Davis, U.S.A.
18.O’Connor, J. A. 1948. The use of blood anticoagulants for rodent control. Research Supplement 7:334-336.
19.Ramsey, D. S. L. and J. Wilson. 2000. Toward ecologically based baiting strategies for rodents in agricultural system. Int. Biodeteration
&Biodegradation 45:183-197.
20.Twigg, L. E., G. R. Singleton and B. J. Kay. 1991. Evaluation of bromodialone against house mice (Mus domesdicus) population in irrigated soybean crops. I. Efficacy and control. Wildlife Research 22: 717-731.